#AIGC热点大赛#
1982年,洛杉矶一间普通客厅里发生了件大事。年近八旬的宋希濂坐在沙发上,面对一群美国记者。时钟指向晚上11点,采访本该结束了。
突然,一个戴宽边眼镜的年轻记者站起来。他的问题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:"宋将军,毛泽东和蒋介石都已经去世,您能评价一下这两位历史人物吗?"
空气瞬间凝固。这明摆着就是个坑,想让这位前国民党将领说蒋介石的好话。
宋希濂停顿了一下,然后毫不犹豫地开口:"毛主席比蒋介石高明太多了!蒋介石私心重,气量小,他的失败就在于此。"
现场一片哗然。美国记者们面面相觑,台下有人直接懵了。
从湘乡少年到黄埔骄子
说起宋希濂这个人,得从1907年说起。他出生在湖南湘乡一个书香门第,曾祖父还跟过左宗棠打仗。14岁那年考进长沙长郡中学,正赶上五四运动闹得火热。
这小子胆子不小,和同学办了个《雷声》墙报,专门骂军阀和列强。1922年湖南军阀赵恒惕杀了工人领袖黄爱、庞人铨,宋希濂又在墙报上写文章骂当局。居然没被抓,运气算不错。
1924年,17岁的宋希濂自筹路费跑到广州,考进了刚成立的黄埔军校第一期。2000多人报名,他和陈赓都考上了,成了同窗好友。
在黄埔军校,宋希濂是最年轻的学员。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对这个小老弟特别照顾,陈赓也把他当亲兄弟一样。1925年,经陈赓介绍,宋希濂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好景不长。1926年蒋介石搞了个"中山舰事件",开始清理军队里的共产党员。19岁的宋希濂面临选择,最终还是选了国民党。他的理由听起来挺天真:"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革命党,目标一样的。"
北伐战场初露锋芒
脱党后的宋希濂跟着蒋介石参加北伐。在杭州外围的桐庐战斗中,这小子真是拼了命,和孙传芳的部队肉搏,自己也负了重伤。
蒋介石收到宋希濂在医院写的信,内容恳切得很:"学生为党为国忧虑,切望校长百忙中赐教。"老蒋看了高兴坏了,伤好后就把他送到日本留学。
1928年济南五三惨案发生,宋希濂和40多个黄埔同学组织了1000多中国留学生抗议。结果被日本警察抓了半个月,差点没完成学业。
蒋氏嫡系平步青云
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,宋希濂回国参战。凭着一身本事和对蒋介石的忠心,他升得飞快:营长、团长、旅长、师长,简直坐火箭一样。
1932年"一二八事变",宋希濂主动请缨抗日。他带着30多个营长闯进军政部长何应钦家里,非要上前线打日本人。何应钦被闹得没办法,只好同意。
在淞沪战场上,宋希濂指挥第261旅和日军血战三个月。特别是在蕰藻浜战斗中,他让部队夜袭日军阵地,打得日本人狼狈不堪。战后升任第87师副师长,算是在国民党军队里站稳了脚跟。
抗战全面爆发后,宋希濂更是成了前线主力。在淞沪会战中,他指挥第36师攻下汇山码头。在武汉会战的富金山阻击战中,重创日军第13师团,歼敌2万多人。
大渡河畔的绝望时刻
1949年对宋希濂来说简直是灾难年。父亲去世,妻子冷兰琴脑溢血死了,自己在战场上又屡战屡败。42岁的人头发都白了一半,看着像50多岁。
12月19日,宋希濂带着不到1万残兵败将逃到大渡河畔。眼看解放军追上来了,枪声越来越近。这家伙绝望了,掏出手枪就要自杀。
警卫排长袁定侯眼疾手快,一把夺过枪:"司令官,不能这样!"
就在这混乱中,解放军包围了他们。宋希濂急中生智,换上士兵衣服,说自己叫"周伯瑞",是个管军需的。
没想到队伍里有个叫王尚述的,以前在他司令部干过,一眼就认出来了。当着解放军的面恭恭敬敬敬了个礼,这下全暴露了。
改造路上的觉醒
被俘路上,宋希濂对一个年轻的解放军战士说:"你们打赢了,也没仗打了,可以回家种田了。"
那战士认真地看着他:"你说错了。打败国民党只是第一步,建设国防、搞好建设,要干的事多着呢。"
这番话让宋希濂震撼不小。这个普通战士眼里的坚定信念,是他在国民党军队里从没见过的。
到了乐山城门口要拍照,宋希濂觉得丢人,各种不配合。拍照的小战士急了,两人还吵了一架。
第二天,宋希濂被叫去见司令员。他以为要被枪毙了,结果见到的是穿着普通军装的杨勇。更让他吃惊的是,杨勇竟然为昨天的事向他道歉。
"那个小同志年轻不懂事,希望宋将军别计较。"一个堂堂司令员,为了这点小事向俘虏道歉,宋希濂从没遇到过这种事。
老友重逢的温暖
1950年春天,陈赓专程从云南赶到重庆白公馆看望宋希濂。两个老同学见面,宋希濂眼泪都出来了。
"你身体还不错,我很高兴。"陈赓没有胜利者的架子,就像老朋友聊家常。
"两军相争,各为其主。党的政策是既往不咎,只要改悔认错,都可以得到宽大。"陈赓的话让宋希濂彻底放下了包袱。
在白公馆的三年,宋希濂用身上仅剩的二两金子买了一堆马列著作。他如饥似渴地学习,重新认识这个世界。
1959年12月4日,功德林监狱举行特赦大会。当法官念到"宋希濂"三个字时,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更让他激动的是,特赦后第十天,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接见了他们。周总理握着他的手说:"学生走错了路,老师也有责任。"宋希濂再也控制不住,眼泪哗哗地流。
美国晚年的爱国心声
1980年,73岁的宋希濂获准赴美探亲。见到分别30多年的儿女,这老头子哭得稀里哗啦。
在美国定居后,宋希濂没闲着。1982年他参加了"纽约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",当上首席顾问。在成立大会上,他激动地说:"台湾和祖国分离是人为的悲剧,人为的事情就能改变。"
就是在这种背景下,美国记者找上了他。那些西方媒体想从这位前国民党将领嘴里套出点反华言论,没想到踢到铁板了。
当年轻记者挖坑问毛泽东和蒋介石谁更厉害时,宋希濂的回答让现场所有人都懵了。他不仅说毛主席比蒋介石高明太多,还引用《沁园春》夸毛主席有雄才大略。
台湾那边气坏了,《中央日报》骂他"甘为中共鹰犬"。宋希濂一点不在乎,干脆把自己的回忆录就叫《鹰犬将军》。
1984年,宋希濂和几个老同学在美国成立了"黄埔军校同学会",发表宣言要为祖国统一奋斗。同年6月,他回北京参加黄埔军校60周年纪念,被选为副会长。
1993年2月13日,宋希濂在纽约去世,享年86岁。从湘乡书生到黄埔健儿,从蒋氏干将到人民功臣,这一生够传奇的了。
凯狮优配-炒股配资平台排名-广东股票配资开户流程详解-股票配资交易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